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查看: 3633|回复: 8

CD錄音技術及分類HDCD.HQCD.SACD.XRCD.LPCD.K2HD、AQCD、AMCD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682万

积分

音乐掌门人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6823142

名人勋章社区QQ达人分享勋章精华帖达人灌水勋章

发表于 2018-1-25 0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会员,获得无损资源下载地址,享受高品质音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CD錄音技術及分類
HDCD、HQCD、SACD、XRCD、LPCD、K2HD、AQCD、AMCD、ADMS、SHM-CD、24KCD、DSD、DST、CD、VCD、DVD、LD、BD等



HDCD - High Definition Compatible Digital(高解析度相容性數碼技術)
SACD - Super Audio Compact Disc(超級音頻CD)
XRCD - Extended Resolution Compact Disc(延伸解析CD)
LPCD -   Long Play Compact Disc(藝術感覺+高新科技)
K2HD - K2 High Definition(高解像度編碼)
HQCD - High Quality Compact Disc(高品質數位音訊光碟)
AQCD - Analog Quality Compact Disc(紫銀合金音訊光碟)
AMCD - Analog Master Compact Disc(純銀合金音訊光碟)
ADMS - AudiofileDigital Master Series
SHM-CD - Super HighMaterial CD(超級高的材料CD)
24KCD - 24K Compact Disc(金數位音訊光碟)
CD - Compact Disc(數位音訊光碟)
玻璃CD - Crystal Disc(水晶玻璃音訊光碟)
DDC - 1: 1 Direct Digital Master Cut Ultra Gold Disc(原音母版1比1直刻音訊光碟)
AAD - Almost Analogue Digital(最接近模擬母帶的聲音)
LD - Laser Disc(鐳射影碟)
VCD - Video Compact Disc(影音光碟)
DVD - Digital Video Disc (數碼多功能影音光碟)
BD - Blu-ray Disc(藍光光碟)
DSD - Direct Stream Digital(直接位元流數字)
DST - Direct Stream Transfer (直接數字流)



评分

参与人数 1CD +60 收起 理由
兽力资源总监 + 60 精彩的帖子,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Foobar2000 1.4 Beta1 安装版(英文版)
求助Foobar2000 V1.3.5问题
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仅供试听,绝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下载后请于24小时后删除。
关于链接失效的说明(度盘好友分享的说明)
https://www.cdbao.net/thread-117499-1-1.html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682万

积分

音乐掌门人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6823142

名人勋章社区QQ达人分享勋章精华帖达人灌水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00: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簡介:
HDCD - High Definition Compatible Digital(高清晰度兼容性數碼)
HDCD採用一種新的錄音技術,在將母帶上的類比音頻信號送入HDCD編碼器的時候,以超過傳統CD制式44.1KHZ,16 BIT的高解析力編成數碼信號,此時產生的信號將多於普通CD所能容納的信號。普通CD機可以播放HDCD碟片,理論上比播放普通CD音質要好。但要享受真正HDCD的魅力需要購買帶HDCD解碼的CD機。
高清晰度相容性數碼HDCD是微軟專有的音頻編解碼的過程,聲稱提供更多的動態範圍超過了標準紅皮書 音頻CD,同時保留向後相容現有的光盤播放。它採用一種新的錄音技術,在將母帶上的模擬音頻信號送入HDCD編碼器的時候,以超過傳統CD制式44.1KHz,16bit的高解析力編成數碼信號,此時產生的信號將多於普通CD所能容納的信號。
最初由太平洋Microsonics開發,第一HDCD功能的CD發行於1995年。2000年,該技術是由微軟收購,並於次年,有超過5000 HDCD職稱可用。微軟HDCD官方網站被中斷了2005年; 到2008年,現有職稱的人數已下降到約4000。許多CD和DVD播放機,包括HDCD解碼,和版本9及以上的微軟的Windows媒體播放器 軟件的個人電腦能夠解碼HDCD的。
12cm的CD雷射唱片問世至今已有20多年了。由於它許多特有的優勢如:小型、容易保存、頻響寬、信噪比高、動態範圍大,至今仍是Hi Fi設備的主要音源。隨著人們鑑賞力的提高,CD音源固有的缺陷也日漸突出。同傳統LP唱片相比,CD所播放的聲音總有一點生硬感,細節少,臨場感欠缺。如果把近幾年風起的VCD音質也列於其內的話,那就更使許多燒友、行家們宛惜之聲不絕了。對於CD這種固有缺陷,得從CD當年制定的紅皮書規格說起。限於當時微處理技術軟硬體的限制,1982年2月發布的CDDA鐳射唱盤紅皮書標準做瞭如下規定:唱盤直徑120mm,盤速1.2m/s,調製方式EFM,誤碼校正CIRC,數據速率0.6Mbps ,數據量0.7GB。如要將變化著的模擬音頻信號記錄到這張光盤上,首先要對模擬信號進行採樣,其重現信號波形的條件基於香農定理:設信號帶寬為Bw,採樣頻率為fs,如滿足Bw<=fs/2的條件,即可完整重現原波形。基於人耳可聽到的最高頻率為20kHz這一研究結果,CD的採樣頻率為44.1kHz,將採樣所得的採樣值相對於振幅進行離散的數值化操作(即量化)就可得到一系列的脈衝串,再加上CIRC糾錯碼、同步信號和位址資訊之後,再經EFM格式調製後所得到的數據資訊即可灌製到CD唱片上了。由於受當時鐳射唱盤容量和晶片技術的製約,量化採用了16 bit操作,其能夠表現的動態範圍D為D=20lg2+1.76[dB]=98dB(n=16),這就是CD的理論動態範圍。20kHz的頻響,97dB的動態範圍再加上低不可測的抖晃度,使得鐳射的唱盤在數字音響領域中大放異彩,很短的時間內即成為Hi?Fi放聲設備的重要音源,以致人們毫不猶豫地拋棄了磁帶和膠木唱片。但是,隨著數字音響進一步深化和探討。這種44.1kHz/16bit的記錄格式其缺陷已日漸突出。首先,44.1kHz採樣率是影響音質、音色的第一要素,44.1 kHz的採樣能夠完整重現一個20kHz的正弦波,卻難以完整重現一個7kHz的非正弦信號。這是因為非正弦信號可分解一個基波加上二次三次…諧波組成。雖然基波能夠重現,但三次以上的諧波在D/A轉換後可能丟失或畸變,至使最終得到的波形與原始資訊產生差距,造成音色的變化。受當時的認識和條件製約,雷射唱片的數據資訊記錄格式定義為16bit其能夠實現的理論動態範圍為98dB,實際上為留有一個安全裕量,以免出現強限幅,尚不能完全用足16bit,加上錄製編碼至解碼過程的丟失,使得動態範圍難以突破96dB,這對於表現古典打擊樂(118dB)顯然不夠。這是人們發現的數字音頻所特有一種失真—缺損性失真(Subtractive distortions)。 由於原始模擬資訊是無限連續變化著的。而鐳射唱盤上的資訊是將這些原始資訊分成65536個階段進行記錄的。16bit的CD錄音為完善資訊只得把處理階段之間的聲音四捨五入,加到上一階段或下一階段中去。這樣一來,CD所含有的資訊即使能夠完全復原也與原來的聲音相比有誤差。如果量化的精度高,則重現原始模擬資訊越逼真,細節更豐富,用一個16位遊戲機和32位遊戲機的畫面做比較很容易得出結論。低位的量化使得量化後的誤差也比高位的量化大,這些量化後產生的誤差(量化噪聲)使得聽感發刺、混濁,尤其是小信號時影響更加突出,這些原信號中未有的諧波成份構成了添加失真(additive distortion)。做為數字音響的一個特例,VCD所表現的音質更是典型的數字運算後得出的結果。它較之普通CD唱片放音感覺更為空洞缺乏細節和層次,高音尖刺感更突出,這是因為VCD為兼顧圖像聲音信息能夠在一張12cm的光盤上重放,對圖像和聲音信息利用人耳的掩蔽效應忽視了那些人們不易察覺的資訊,對數據進行了大量的壓縮和編碼重組,其過程為一大幅度減法運算,其最終結果是形似而神少。如果採用高比特和高取樣率進行數字處理其音質可獲得質的飛躍,實際上,不少錄音公司已在CD先期製作採用如96kHz取樣率、20~24bit的錄音技術製作母帶,但在製作CD唱片時,受制於現行CD規格,不得不重新進行編碼處理使得符合16bit/44.1kHz的格式,因此我們所能見到的標有20、24bitCD唱盤,實際上仍然為16bit的數據流。如要改變CD現狀,一是推翻現有CD格式,採用高取樣,高比特記錄格式和播放設備,這無疑要增加資訊容量和傳輸速度。現行CD機無法勝任,好在DVD的面世已可 ​​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高品質音頻光盤的記錄格式尚未確定,而一旦確定則意味著已風光市場十幾年的CD轉盤、DAC、LD、VCD機將與其無緣而成為玩具,即使上萬元的CD機也難逃厄運。解決問題另一辦法則是對先行CD進行改良,以求得在現行體制下能有所突破,如同當年黑白電視向彩色電視過渡一樣。HDCD技術則是這類方案中一個成功而成熟的典範。HDCD簡述為改善現有CD記錄格式的缺陷,使之既能高度相容而在音質上又能有所突破,美國Pacific Microsonics公司推出了具有專利保護的HDCD錄播新技術。用HDCD方式編碼製造的雷射唱片與普通CD具有高度的相容性,用在普通的鐳射唱機上播放,已可領略到HDCD編碼錄音技術的優越性,如用帶有HDCD解碼功能的CD唱機播放,則可充分欣賞到全部釋放的HDCD資訊所特有的魅力:音質清晰細膩、動態範圍廣闊、信噪比極高,音色更為自然逼真。HDCD的編碼與製造針對傳統CD錄音格式的局限與不足,PM公司的兩位HDCD創始人,KeithO·Johnson錄音師和Michael W.pflaumer計算機專家在多年音響製作中,查找並證實了對CD音質影響的幾個關鍵因素,並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HDCD技術是在前期錄音製作中即重視所錄製信號的完整和精確性,採用高於常規兩倍的取樣頻率88.1kHz對模擬信號進行採樣,以最大限度地展寬高頻響應,減少缺損性失真,高的採樣率也為HDCD編碼運算留足了空間。用24bit量化其取樣值為1677216個,它比16bit系統高出256倍,採用高位元處理技術可以提高處理精度,降低量化誤差,增加動態範圍至120dB。在模擬至數字信號轉換過程中,HDCD技術十分重視轉換精度,盡量減少串音和處理的穩定性,其能夠達到的指標為轉換精度百萬分之一,失真分量<-120dBfs。這個高精度、寬頻帶的數字信號構成HDCD編碼製造的基礎,其數據信息量十分龐大。用常規CD PCM編碼格式無法將其容納。如要在普通CD機上相容播放,需經特殊運算編碼方可。用高采樣和高比特技術進行CD的錄音製作已被普遍認可和廣泛採用,但提醒一點是目前市場上所能見到的20、24bitCD鐳射唱盤其實質應是錄音過程中採用的比特數,由於CD“紅皮書”所製定的44.1kHz/16bit標準格式製約,這些高信息量的母帶在灌製CD唱片時,均經過重新運算,編碼製成16bit的CD唱片。因此,我們現在CD唱機所能解讀出來的規格仍然是16bit/44.1kHz,由於各唱片公司在轉化過程所採用手法不同,我們現在能聽到的不同版本的CD音質也的確各有千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高比特高取樣技術製作的CD音質遠勝16bit/44.1kHz錄音格式製作的CD。那麼HDCD技術又是怎樣製作與普通CD相容的高清晰度唱片呢? 取樣頻率轉換。首先對88.1kHz取樣數據進行動態轉換,這是HDCD技術一大特色。它採用多個數據插值濾波器經分析系統做動態控制,這個系統實時分析信號頻帶寬度,波峰能量和高頻資訊,以高分辨信號精確控制濾波器的波通特性。執行結果使得即使變化為44.1kHz最後採樣率,其頻寬在16kHz~22kHz變化仍然很少。該系統有超越44.1kHz取樣率的記錄,能夠反映聲音的每個精細微妙的變化。振幅分析。HDCD技術另一特點就是對振幅進行了有效控制,由Decimation濾波器傳送的是一個24bit/44.1kHz的信號,為了容納這個信號,編碼器在這一級被精確地進行振幅解析和增益控制量化編輯為20bit然後再分配到16bit格式中運行。自然界的音響變化範圍是很寬的,突響的聲壓能造成記錄設備瞬時過載出現削峰現象,在模擬磁帶記錄過程中採用電平壓縮方式以避免磁帶的飽含失真,而對於一個數字記錄系統過載可導致出現不必要的量化誤差(數據碎片),同樣會對音質產生影響。為此普通A/D轉換器設備都有一個絕對最大錄音電平(0dB)以保證峰值不削波。HDCD採用獨特的振幅編碼技術,可獲得比常規數字記錄多出一個比特(相當於+6dB)的容量來處理大動態信號。由於採用數字運算處理方式,這個擴展資訊能以精確穩定的特性控制重放設備的譯碼器復原。加上數字處理特有的“超前處理”(Lookahead)能力,所以系統能在一個大信號開始前瞬時恢復增益,提供更大資訊容量避免信號瞬時過載。對於這個一個比特的資訊擴張量,何時操作受制於HDCD的隱含控制碼(稍後講到),對於普通CD播放,資訊無變化,而​用HDCD譯碼器播放,則可在隱含碼的控制下,資訊準確膨脹,達到大動態播放的目的。高頻擾動技術(Dither)。採用高頻擾動技術,可提高量化信號的分辨能力,使之量化器的非線性變換特性得以改善,降低低電平信號的諧波失真,而且有可能重現低於量化差值的信號。但如添加不當,高頻振盪(dither)將會變成真正的添加噪聲。HDCD技術採用了改良的高頻擾動技術,使得音樂細節更為豐富而噪聲低不可聞。HDCD隱含控制碼。對於HDCD的最後量化操作部分,為準確控制HDCD編碼記錄的超量資訊在解碼器上精確播放,特設置一相關的控制代碼,這個代碼被插入數據記錄的字組段中的最小有效位LSB位,如被普通CD機播放該碼為隱含而不被激發。由於所處的特定位置且只佔LSB位元的1%~5%,對於CD音質的影響弱不可聞。當用HDCD解碼器播放時,系統可準確捕捉該隱含碼並用來啟動主要數據通道的資訊,使得信息量膨脹,得到數倍於普通CD格式的資訊輸出,經DA轉換即可獲得大動態、細節豐富、高信噪比的模擬音頻信號。為避免誤碼操作,HDCD採用在主副通道設置雙重代碼同步計時器,這樣它與該字組段中的主要資訊相伴而生時序不會錯位。只有在隱含碼與主要相關代碼呼應時,主通道選擇數據才有效,否則取消解碼操作。模擬音頻信號經緩衝器低通濾波後,先進行模數轉換,並用一個高頻擾動信號對ADC實時控制,量化產生88.1kHz、24bit數據流,該數據流向主副兩通道,主通道資訊被延遲存儲,而副通道資訊相對於主通道提前一個分量進行數據分析產生控制信號,該信號動態控制數字濾波器做取樣率變換,振幅編碼和增益控制。最後由微處理器將分析、濾波、數據再格式化容易被漏失的資訊分離(這些資訊可能涉及到音色、聲場、微細聲音),與控制碼一起組合生成隱含碼被插入主通道音頻數據LSB位,經高頻擾動處理後再量化為16bit/44.1kHz標準CD格式輸出,完成全套HDCD編碼過程。HDCD的解碼過程與PMD100  HDCD的解碼操作是編碼過程的逆動作。設計目的是在DAC的數字濾波器部位用HDCD解碼專用集成電路取代,完成HDCD資訊解碼及超取樣數字濾波雙重作用。解碼器首先檢測數據流中的LSB位中是否攜帶有HDCD隱含碼,如有則按照隱含碼的連續指令啟動主通道音頻數據資訊使之膨脹,恢復在編碼過程中對數據信息的壓縮。由於隱含碼的控制,可準確地對波峰進行適時擴展,對低於平均電平值的資訊做適當的增益下減,因此HDCD方式可獲得高於常規的大動態及小信號的高清晰度。作為HDCD的唯一解碼晶片是美國PMI公司生產的PMD100,該晶片需經授權使用。它是一個28腳DIP封裝的大規模集成電路。當PMD100接收到輸入數據為HDCD編碼方式則自動轉換到HDCD解碼格式下工作,並在其27腳輸出電流驅動LED發光管做狀態指標。當非HDCD信號時,資訊數據被接收做常規超取樣數字濾波處理,因此該器件有雙重特性。在做普通CD格式數字濾波器使用時該器件特性也相當優良,通帶紋波從0~20kHz不超過0.0001dB,阻帶衰減>120dB。該器件的其他特性為:具有2、4、8倍超取樣數字濾波可接受24bit輸入數據及同精度處理可按受32~ 55kHz任一輸入取樣頻率輸出16、18、20及24bit不同數據格式具有數字去加重功能可用0.188dB步長進行數字音量控制時鐘頻率為256fs或384fs可選具有軟、硬兩種靜噪方式提供硬體設定及程式方式兩種控制模式,提供8種不同類型的高頻擾動模式以適應不同類型的DAC 提供恆定輸出時鐘到DAC,即使輸入數據和主脈衝都丟失也能保證DAC輸出無偏移和產生脈衝的可能解碼晶片PMD 100的管腳排列與一些頂級數字濾波器有相似之處,如SM5842、SM5803、DF1700等,因此在有上述濾波器的DAC或CD機上,通過稍加改動就可將普通CD機或DAC改為具有HDCD解碼功能的處理器了。
HDCD編碼的20的等效比特值的數據中的16位數字音頻信號通過使用自定義抖動,音頻過濾器和一些可逆振幅和增益編碼; 峰擴展,這是一種可逆的軟限幅器和低電平範圍擴展,這是在低電平信號的可逆增益。有這樣的的噪聲非常小的增加為代價一個好處。聲稱編碼過程與普通的CD播放器相容(無音頻失真),是有爭議的:“不能夠高峰軟解碼極限,正常的CD播放器將輸出失真峰”。
2007年1月,有大約可在相同數量的標題SACD作為HDCD編碼的CD。在2008年,與HDCD在下降,據報導,“常規的CD產生的聲音的質量,現在是等於或甚至優於無需繁瑣需要特殊編碼的HDCD”。許多硬體製造商提供玩家HDCD能力。在OPPO的玩家線上的所有功能,HDCD解碼。由於微軟的9版本的WindowsMedia Player(WMP),發布於2003年,它已經可以解碼播放HDCD啟用光盤上的個人電腦配有24位聲卡。 在一些HDCD光盤,以及使用WMP一些DVD播放器中,第一軌道不被識別為HDCD但所有其他軌道是從以前的軌道的末端。這是因為,HDCD具有控制信號,並且如果該控制信號是由WMP在樂曲的開頭沒有檢測到時,HDCD解碼器不被啟動。2007年,成員Doom9論壇撰寫了在Windows 命令行實用工具,hdcd.exe,提取和解碼16位的HDCD數據WAV文件扯下從HDCD光盤。該實用程式寫入24位元WAV輸出檔與四位每個樣品的填充。該實用程式的作者決定不使源代碼可公開獲得的HDCD技術專利。
示出的dBpoweramp音樂轉換,一個視窗的GUI程式,具有HDCD 的DSP效果充當前端到上面列出的效用。一個插件是可foobar2000的,這將解碼HDCD數據中的任何16位的PCM通過它,產生一個20位的PCM流。



SACD - Super Audio Compact Disc(超級音頻CD)
SACD在1999年推出,它是由SONY和Philips合作開發的一款具有全面取代CD音源實力的最新格式的數碼系統。SACD採用DSD數字錄音技術,它的頻率範圍和動態範圍均優於CD。SACD是一種新型的光盤,它不是CD格式,而類似DVD光盤,播放時需使用SACD專用的播放設備。SACD光盤結構大致與DVD相似,播放面有單面和雙面,資訊層有單層和雙層。目前市場上的SACD光盤較多採用單面雙層結構,一層是0.6mm基片上儲存16bits傳統CD格式的信號,可與CD相容,另一層是0.6mm基片高密度的半透明層,儲存SACD格式的信號,再將兩片基片像DVD盤片那樣粘合而成。這種光盤可以在普通CD播放機上播放,也可以在SACD播放機上播放,當然,兩者的音質是有差別的。SACD的技術指標遠優於CD,而與DVD -Audio相似。SACD的核心技術是DSD(DirectStream Digital直接數據流),它與CD、DVD -Audio的多bit錄製原理有根本的區別。目前,有的公司已經在研究開發數字功放和數字揚聲器,希望將1bit二進制的數據經過數字功率放大器放大後,直接提供給數字揚聲器,數字揚聲器既是一個簡單的低通濾波器,又是將電能轉換為聲能的換能器,這樣,不但簡化了結構,而且提高了重放性能,相信不久以後,我們會看到這種數字器件的實際應用。與傳統的PCM信號比較,1bit信號流調製過程較為簡單,而且精度高、成本低,解調過程更是簡捷方便。從理論上講,重放端僅需要一個RC積分電路就可成功地還原音頻模擬信號。同時,又從根本上剔除了PCM所固有的一些失真,使音頻信號得以高度的返真還原。DSD制式的取樣頻率為2.8224MHz,較傳統CD的取樣頻率44.1kHz高出64倍,而總的資訊容量為傳統CD的4倍。理論上可以把頻響範圍擴展至0Hz-400kHz,這就大大超越傳統CD的20kHz的極限。而64倍於CD的超取樣頻率,又可使聽域範圍的量化噪聲完全被分配到人耳的聽域之外。更因為DSD技術中又開發了所謂的"噪聲整形電路"可進一步把可聞頻帶(0 ~ 20kHz)內的噪聲進一步轉移到20kHz以上的超音頻範圍中去,從而令SACD的信噪比高達120dB以上。SACD與DVD -Audio比較,兩者原理雖然不同、電路也各有差異,但都比傳統CD的音質改善甚多。而就技術指標而言,SACD和DVD -Audio可謂旗鼓相當。因而兩者之爭至今也無法統一。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SACD始終保持著領先的地位。首先:在硬體供應方面,SACD已先一步走到DVD -Audio之前,早在兩、三年前,SONY公司就有一款轟動業界的SCD-1旗艦問世,之後接踵而來的SCD-777SE、SCD -555、SCD-XB940,甚至影音相容的DVP-S9000ES、Manantz公司的SA-1、SHARP公司的DX-SX1、先鋒公司的DXAX100;飛利浦公司的SACD 1000,還有日本著名的Hi-Fi精品金嗓子DP-100/DC-101分體機,其他如日本安橋、愛華、第一音響等等,不勝枚舉。而DVD -Audio陣容到目前為止也僅有鬆下、勝利、天龍等幾家公司的少量品種應市。不過近來DVD -Audio也在加快步伐追趕。其次,軟件供應方面也是SACD捷足先登,至今已有超過300款SACD唱片面世,國內看得到的也有近百種,其中SONY和Philips一方面憑藉自己旗下的唱片公司源源不斷地出版SACD碟以示支持。另一方面更說服Telarc、DMP、拿索絲、DI GITAL等發燒唱片公司加盟SACD陳營,不斷推出SACD軟件給廣大消費者造成了"先入為主"的極深印象。而DVD -Audio卻時乖命蹇,還在搖籃中就被計算機駭客破解了防盜版密碼,從而大大推遲了DVD -Audio唱片推出的時間表,這也是許多飽受盜版之苦的唱片公司暫不考慮對DVD -Audio陣營支持的主要原因。檔次方面:SACD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於Hi-end級別,索尼推出的第一台旗艦SCD-1可謂極盡發燒之能事,無論內部用料、整機工藝都嚴格按Hi-end唱機規格設計,以後推出的中低檔機型也嚴格按厚重沉穩,用料實在的發燒理念設計製造。深受廣大Hi-Fi發燒友的青瞇與肯定。而DVD -Audio陣營在與SACD的爭鬥中,一直把DVD -Audio當作是一種花費不多,效果不錯的功能附加在普及型DVD影碟機上進行宣傳的,給人的印像是一種大路貨,加之DVD -Audio功能眾多但並不專一,機身纖薄,用料一般,故在廣大音響發燒友心目中並不好看,從而在檔次上輸給了SACD。音質方面:由於SACD自身的定位以及1比特量化DSD直接數據流在技術方面的簡潔和優勢,改善了原來CD音樂給人冷硬的刻板印象,而以更細膩、更多細節、更柔軟的聲音呈現。大多數資深的音響發燒友經過親耳聆聽後,主觀感覺都認為SACD在音質上略勝一籌。因而音響界許多朋友都認為,若組建家庭影院相容Hi-Fi,DVD -Audio應該是首選。但若以玩高保真音樂為主,特別是以追求音質音色的至真至純為目的的朋友而言,SACD是您理想的選擇。在防盜版措施上用微形坑點處理技術埋置隱形水印,唱片表面上有一群微小坑點陣列,電腦不能讀取,有效防止盜版。CD機可以播放SACD,讀CD 層上的資訊,還原出CD品質的聲音。原CD片也可以放入SACD播放機中播放,像DVD播放CD一樣,放出的也是CD品質的聲音。但要享受真正SACD的魅力需要購買帶SACD的CD機。
SACD是相同的物理尺寸為標準小型盤的盤; 的密度光盤的是一樣的DVD。有三種類型的光盤:
混合:混合SACD被編碼有4.7GB的DSD層(也被稱為HD層。),以及一個PCM(紅皮書)音頻層由最常規的小型光盤播放機可讀。
單層:DVD-5的編碼有一個4.7 GB DSD層。單層的SACD攜帶任何舊格式層和不可讀由傳統的CD播放器。
雙層:DVD-9編碼有兩個DSD層,共8.5 GB,並沒有PCM層。雙層SACD上可以存儲近兩倍的數據作為單層SACD。既不單層SACD上,也沒有雙層光盤與傳統的CD播放器向後兼容。



XRCD - Extended Resolution Compact Disc(延伸解析CD)
XRCD是採用日本JVC公司開發的K2介面,包括了Mastering設備、製造工序、硬體與理論等多方面成果。發明這一技術,在CD製作的各個環節都以獨創的主時鐘系統對時基進行控制,使CD製版的抖晃失真係數以及玻璃母模的組誤差係數有大幅降低,製版精度相應地則有大幅提高,從而使CD製作中的保真度有了很大的保證。XRCD可以說是完美的16位元,不需要任何附加設備,在任何一部唱機上都能表現出CD的最高音響效果來。在完全一樣的音響系統上,XRCD很明顯在透明度、高頻的圓滑延伸、立體感與珠圓一滑的質感等方面,要勝過原版CD。好透明的聲音,好乾淨的背景,絲毫不帶火氣與毛邊的樂器與人聲,這是首次聽XRCD者共同的印象。原來的CD都像有一層薄霧遮掩在聆聽者與演奏者之間。XRCD如同一陣風吹散了輕煙,眼前一片通清明朗。XRCD2及XRCD24則是XRCD的升級版和加強版。
XRCD2介紹XRCD2向完善的數碼音頻這一目標前進了一大步,她是JVC多年來刻意追求再現原音的代表性技術成果。XRCD2是通過對母版進行藝術加工及工業加工過程中,對有關的設備及理論進行深層次研究後才開發出來的錄音製品,她將XRCD系列以更加卓越的版本方式提供給追求高水準音質的聽眾。同時,與XRCD家族的其他產品一樣,它不必使用特殊解碼器及專用的CD唱機。通常的CD加工工序是在整理母版後,用U-matic1630格式磁帶或者PMCD、DDP磁帶的載體形態送到加工工廠去壓片。此後,表演者、製片人、導演及錄音師只能祈禱從工廠出來的產品—CD是與他們所精心創作的作品聲音不要發生太大的變化。錄音棚和生產加工工廠之間沒有一個聲音的判斷基準,即使數碼系列是正確的,也未必能保證實現最高音質的再現。另外,CD的生產工序是由多種設備及技術構成的,結果是其音質也受各種設備的狀況所左右。這意味著要想忠實再現記錄在原始母版上的聲音,必須對從CD母版的調音製作到生產加工的每一個細小環節都要精心的實現追求。因此,不能只滿足現有檢測數據單純的高指標。所以,不只是依靠單純的測試數據,而是加上活用長期以來的聽覺感受,判斷採用了最好聽覺效果的精良設備構成方案。這種努力甚至包括從安裝及連接方法、交流電源系統、時鐘的精度、記錄格式、交接系統直至生產CD的材質都作了各種組合的測試,其結果即是XRCD2。她是迄今為止比任何CD都明瞭的對原音進行了鮮明、清晰的忠實描寫,從而實現了成功提供音質更加卓越的CD。XRCD2的工藝是從對母版的加工開始的。先將模擬信號經過特製的母版加工專用調音台,再用JVC產20比特K2模/數轉換器轉換成數碼信號。再將這個20比特數碼信號通過新開發的數碼K2從SDIF-2接口器輸出,記錄在磁光盤(MO)上。在這個過程中用數碼K2遮斷數碼部分給模擬部分帶來的影響,從而實現了高純度模數變換。另外,XRCD2的加工工序使用了具有安定性及20比特以上記錄能力的磁光盤作為送到生產工序的音頻記錄載體。拿到JVC橫濱工廠的20比特PCM-9000格式磁光盤,再一次通過數碼K2重放。在這個階段重放中寄生在數碼信號中的“吉塔”噪音除掉。接下來,由K2超級編碼器將20比特信號變換成具有20比特優勢的16比特信號,再經過EFM編碼送入K2鐳射。在此,將EFM信號在送入鐳射刻盤機之前的一刻進行重放。在最後的階段,將留在數據流中的時間性“吉塔”噪音除去。通過上述的從母版到生產過程的各工序,實現了將原版母帶的最高音質傳送到CD。充分的照顧到原音的細節,從而再現表演者的細膩表演,將這種與錄下時的聲音不走樣的重放出來,讓聽眾充分領略到表演者、製片人、導演、錄音師的聲音表演意圖,這就是XRCD2。XRCD技術已得到業界的一致好評,而最新問世的XRCD2版本產品,更加強了XRCD系列忠實再現原音的優勢。
JVC公司為了保持XRCD品牌的優勢,在選擇母帶品質上極為嚴格,而且對母帶的XRCD再製作、刻母盤、壓片等各工序都有嚴格的要求,加之技術保密等原因,JVC公司嚴格規定只能在本公司的本土的定點製作室及定點工廠加工生產。由於這些特性,即使是以數碼對數碼的刻製母盤這樣嚴格方式進行非法複製,加工時不使用XRCD技術,XRCD的優勢也將毫無顯現。因此XRCD又被稱為是“不能被盜版的光盤”。



LPCD -  Long Play Compact Disc(藝術感覺+高新科技)
雨果創辦人、著名錄音監製、資深音樂家易有伍先生積35年音樂實踐體會和20年錄音製作經驗研究出來的最新成果。它憑藉一整套獨特的技術處理,讓你能在普通CD機上得到LP密紋唱片的仿真音質感受。易先生研究LPCD由來已久。20年來他親自擔綱的錄音產品不下300餘輯,但每每把音樂錄音產品和母帶比較,他都覺得存在聽覺上的差異和區別,總感到美中不足,便思考解決辦法。怎奈一個“忙”字了得!直到2003年推出兩張LP後,才著手對現有的CD、XRCD、SACD等分析研究:為何CD與LP有如此大的聽感區別?
普通發燒友們都認為,和LP比較,CD (普通CD、24KCD、 XRCD、 SACD、DVD-Audio 等)音色偏緊,令人產生緊張和壓抑感(用大音量聽尤甚,讓人不能長時間集中欣賞音樂與音響),高低頻兩端延伸有局限,高頻生硬,低頻缺乏彈性,能量感薄等等。易先生也是LP迷,當然有同感,但他確信只有在反复監聽自己的錄音產品後才能找到答案,才有絕對的發言權。
現有的CD加工生產線製造出來的CD產品,在把母帶加工成CD產品期間,數碼格式需轉換5-6次:母帶-母盤CDR-玻璃模-金屬模-壓碟-CD。特別是最後兩道損耗性工序,對音質影響最為嚴重。壓碟過程同時就是盤片音質不斷劣化的過程。這多次的轉換對音質的劣化程度,可用簡單的計算機燒錄試驗來說明,把拷貝了5-6次的碟和原CD比較就知道了。發燒友都知道,無論是LP或CD,買頭版碟比較靚聲,原因就在此。
如何讓一直關心支持雨果的發燒友們享受到更高保真的靚聲音樂?易先生針對上述缺點和數碼失真問題,把LPCD的研究開發分成兩大部分:
2LPCD母帶製作
應用雨果自行開發的音頻處理系統,(A) 把原仿真母帶用最高精度格式轉成數碼格式;(B) 把原數碼母帶升頻至現有最高精度數碼格式,並仿真化處理,之後在高精度格式化的數碼系統裡精細微調母帶的能量密度感、動態、頻寬等,最後才轉成CD格式16Bit/44.1KHz。在數碼處理的過程中,整個系統工作在高純度的電源和軍用級高精度的數碼時鐘下,並且運用自主開發的抗振設備對各個組件進行嚴格的抗振,確保處理過​​程真正的零失真。
但頂級的設備還只是有利的工具。母帶製作最根本的是一個應用技術進行藝術加工的龐大工程,是製作人員技術能力與藝術修行的體現,而不是純技術式“過機”處理那麼簡單,過程非常複雜和煩瑣,製作一輯母帶需時約20小時!
3碟片的製作
主要針對減低CD機內的數碼讀取系統的信號失真和糾錯系統大幅度“糾錯失真”。通過特殊處理的材料和加工程序減少激光光束散射,加強集中激光光束的讀取能量和輸出信號的精度,增強盤片轉動的穩定性,減低抖晃率,減輕伺服系統的工作壓力和由此形成的信號失真。歷經試驗,最後LPCD採取了以上最直接,也是最麻煩的方法。呈現給你的是一張比一般母盤製作還要精細數十倍的母盤品質的產品,獨特的工藝使它不會有壓鑄損耗和格式轉換音質劣化的問題,特殊的材料也能讓LPCD保存更久遠。雨果除了自行出版,也會為其他製作出版商代加工生產,但必須具有高品質的錄音水準。LPCD產品規格分為LPCD33 和LPCD45,LPCD33是特殊加工處理的CD產品;LPCD45是錄音水準頂峰代表的產品,也是CDR母盤規格最高的。消費者要先確認所使用的CD唱機能否播放CDR。
現在,您可以不用服侍LP唱機,不用再受噪音、抖擺率等的虐待卻能享受到非常高端LP系統的聲音。發燒友現可好好享受LPCD美妙的音樂和音響吧!



K2HD - K2 High Definition(高解像度編碼)
K2HD是JVC開發的音樂母帶技術。K2HD編碼音樂中24位和100kHz的分辨率,而在母盤製作階段,即使最終產物是一個標準的紅色的書光盤(16位,44.1千赫),並且不需要對重放專用的硬件。
2004年,JVC的母帶處理技術又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它居然可以在CD的規格里,承載頻寬高達100kHz,分析度高達192KHz 24-bit的高密度數碼信息。K2HD Mastering技術在日本國內試用了三年多後,JVC認為技術已經成熟,於是邀請FIM的老總馬先生到東京體驗K2HD的威力。 為了一探K2HDMastering有多少斤兩,馬先生帶著《江河水》的母帶,千里迢迢地飛到東京踢館。結果一比之下,無論是XRCD24或母帶,全都敗在K2HD手下!馬先生大驚失色之餘,心花怒放!原因是他已預見在未來的數年裡,K2HDMastering將會是發燒碟的主流。於是當機力斷,一口氣預訂十五張K2HD碟的時間表;對於向來慢工出細貨的FIM而言,這還是破天荒第一次! 馬先生早年縱橫香港音響界數十年,是位深具影響力的教父級人物,K2HD究竟有何魔力,能令見慣大場面的馬先生如此激動呢?據馬先生表示,K2HD音效之佳是他一生未曾有過的突出經驗,令他非常興奮!他認為K2HD已超越音效的層次,而是一種聆聽的感受。這種鮮有的感受,令人渾然投入到音樂里,與演奏者的內心感情產生共鳴,與音樂融彙為一,完全忘記了音效。
K2HD其實靚聲樂迷普遍都有一個心態,就是入口貨更靚聲。事實上,香港製造的靚聲碟在近年間都難以突圍;就算是大力推廣的LPCD也未能跑出,反之年多前由國內和本地音響家泡製的AQCD也有市場;於是,本港雖然有龐大的靚聲市場,但統統是非港產,這確值得本地開發員深思。最先全力進軍K2HD是本地的環球,當時以鄧麗君、王菲…等,再加英文作品,復刻重現,得到極好反應,而K2HD所標榜是由日本Victor開發的母盤處理技術,故很自然就在日本製造。這也是滿足到八十年代香港樂迷追求日版的心態。K2HD在環球的一批碟見水準,最近Sony Music也推出一系列的K2HD,且集中於英文產品,而且選材甚有眼光,看來唱片公司是全力要取得市場佔有率。



HQCD - High Quality Compact Disc
HQCD是一種先進的音頻CD,其由高品質的聚碳酸酯,它是用來在液晶電視的構造,為了提高光盤的透明性和耐久性。這增加了透明度產生光盤的光學讀取器的一個更精確的凹坑轉錄。另外,HQCDs的反射層由銀合金製造的,而不是像鋁標準的CD。這種銀合金增加了盤的反射率,製造更清楚坑轉錄。HQCD可以播放所有光盤播放器。
1. 使用的較高質量的聚碳酸酯。 使用其用於LC電視和塑料透鏡的質量的聚碳酸酯,高精度的坑轉錄可以用這個新的材料來實現。的透明性和非常低的雙折射有助於品質的聲音產生。
2. 使用銀合金作為其反射層的材料製成。 由於其更好的反射率,聲音更靠近其成為可能原始主人。該合金最初是為HDDVD的,這是提出作為下一代的DVD。



AQCD - Analog Quality Compact Disc (紫銀合金音訊光碟)
Analog Quality Compact Disc (紫銀合金AQCD) 是一種全新的製碟方式,採用特別研發的紫色基片,以更耐熱、耐光的銀合金取代傳統的鋁質反射塗層,透過日本Memory-Tech技術印製,減少了數字CD光碟的誤差,提高了音頻重播的精確度,無論現場感,平衡度與細節表現都有了很大的改進,音效表現明顯比一般CD優勝,高音質的紫銀合金AQCD,重現黑膠唱片的超凡魅力。
CD的流行已經超過了四份之一個世紀,這種嶄新的數碼音樂軟件帶給了人們很多歡愉和享受。和黑膠唱片相比,CD方便、耐保存,但是在音質方面,CD尚有改善空間。近十多年來,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制式和規格,以求改善一般CD的音質。一片小小的CD製作,其實內裹包含非常精妙的科技。從錄音、編輯、刻製母盤到壓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任何一個環節的微小錯漏和瑕疵,都會影響到最後成品的質素。經過多年的實驗和研發,AQCD研發團隊終於開發了AQCD技術。
AQCD使用了紫色基片,經科學鑑定,紫色使到紅色激光光束更為聚焦,拾取之音訊便更為精準;而最新研發出來的銀合金反射塗層擁有更高密度特性,其反射力特強,光譜改變更少,從而使AQCD的時基誤差(JITTER)被減低四份之一。
其次,CD碟是圓型物體,最理想是做到“絕對圓心”,然而,零偏差是不可能的。一般CD的ECC(偏心)製造標準是0.07mm,這個差距是非常少的。但由於鐳射光速的直徑只有0.0001mm,所以偏心越大,擺動也越大,雖有伺服器的幫助,但在高速轉動之下,錯漏也無可避免。AQCD的ECC(偏心)側只有0.04mm,比一般認可標准提高了42%,這個精確度可以使激光光束拾訊時更為準確,誤碼率大大的降低,失真率也更小了。
最後,負責監督AQCD壓碟的是日本MEMORY-TECH,旗下工廠生產線的成品平滑度和平均厚度是近乎完美,保證了AQCD的品質。
綜括,AQCD技術從制作母盤、機械壓碟、到碟片的材質處理,在每個環節上的技術和質量控制更加精確,經AQCD技術處理再還原出來的信號波形與原始的模擬信號波形更為接近,從而使音質更加純淨逼真,整體表現出更為理想的效果,聲音便更富有模擬味道。



AMCD - Analog Master Compact Disc (純銀合金音訊光碟)
AMCD首創純銀4N PURE SILVER CD及24bit/192 kHz MASTERING母盤處理,真正還原黑膠LP模擬音色,全部過程於美國製造及壓碟,
AMCD,強調以純銀製造CD的反光物料,將最原音的舊錄音保存進去,再用CD機釋放出來,據聞這工序頗費事,而有關的本地母帶,去到美國由專門技術人員製造時,確非每一個原定要復刻的母帶皆可順利過關;原因仍有不少錄音上的細節、歌曲的時代感和音聲、人聲的詮釋都要解決;在技術不斷成熟下,可期待AMCD可以帶出更多選擇。



24KCD - 24KCompact Disc
24KCD是其中金代替的超純鋁通常用作普通的反射塗層的CD或銀上普通的CD-R的。
24KCD可以在任何播放CD播放器。空黃金的CD-R也可提供。它們可以記錄在任何CD刻錄機和發揮在任何CD播放器。
金反射層的優點是其對耐腐蝕性,而相比之下,在正常光盤中發現的普通鋁層,其與所述膠水和塑料材料並逐漸變得透明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導致讀取錯誤或總播放失敗。



CD - Compact Disc(光碟)
是目前一般市面上的CD。採用PCM多比特錄音技術,以每秒44.1KHz採樣頻率,16bit量化精度來記錄音頻資料。但PCM存在著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陷:1.用急劇升降的數位濾波器會造成音質劣化。2. PCM方式由於量化雜訊的原因造成信噪比下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採用了一些改善措施,但又衍生了新問題,導致在聲音還原時很容易辨別出CD還原的數碼聲,低頻生硬、單薄,中頻不夠透明,高頻有毛刺感等,迄今仍在不斷改進當中。一般CD無經加密技術處理,電腦可以讀取,容易盜版。



玻璃CD - Crystal Disc (玻璃音訊光碟)
玻璃CD (Crystal Disc)是應用了2P(Photo Polymer)樹脂於專業的光學玻璃上,鍍上24K純金反射膜,構成精確無誤的訊號層,高光學透光性減除了雙重拆射之失真,大大增強了信號的精準度,從而有效地降低誤碼率,同時不易碎裂的磨損和變形的特性,亦實現了不受環境變化的最完美音樂載體,但價錢由數千元至萬多元一隻。



DDC - 1: 1 Direct Digital Master Cut Ultra Gold Disc (原音母版1比1直刻音訊光碟)
「 Master」母帶,係每一間唱片公司嘅無價寶,因為佢係每一隻 CD嘅亞當夏娃。而「 1: 1直刻母帶版 CD」可以話係一種直接複製母帶嘅 CD。
要了解1:1直刻 CD,其實要由普通 CD講起。每款 CD其實都有佢自已最原本的總母帶, CD的製作就是從「總母帶」複製幾個「母帶」,再利用「母帶」製作印模( Stamper),才大量印製發行。而所謂的「1:1直刻母帶版 CD」就是刪除印模、大量印製等工序,從母帶利用1:1的速度直刻出來。就是說,如果一隻CD長1小時,那麼直刻一隻 CD便同樣需要一小時。
一般 CD工序多,大量製作,流失自然多,當然不能滿足音響發燒友。音響器材再貴,追求的都是減少失真,當然音樂來源本身的質量也同樣重要。由於直刻 CD由母帶逐隻以1:1速度直接刻製,減少了工序,壓縮量大減,訊息流失量比一般 CD少20%,還原度高,音質最接近原母帶,失真率極低,自然可以將原始錄音完美表現,為發燒友帶來最佳聽感。除此之外,直刻 CD用上24K金 CD-R製作,其密度較高,雜質較少,可有效提升光的反射率,加上通透光度較一般 CD高,拾訊較清晰,誤差和失真自然較少。
講完造碟材料,當然 要講 CD最重要的「音色」。由於完全複製自母帶,所以直刻 CD的音樂訊息非常充沛,純厚天然,聲響豐滿紮實有力。即時試聽,可以感受到音樂的高低延伸連貫自然,低頻速度迅猛有力,高頻水份充足,中段通透密度充足,層次清晰,立體豐厚。聽人聲時,音色爽朗悅耳,柔和通透亮麗,充滿活生感,現場氣氛濃郁逼真。再試聽樂器演奏,特別能感受到開闊現場感,每件樂器層次分明豐富,定位準確,能量感極充足!聽過你自然會明白。



AAD - Almost Analogue Digital (最接近模擬母帶的聲音)
AAD,Digital Copy Of The Master Tape由模擬開盤母帶1:1直刻錄24K金碟光盤DirectMaster Tape Cut 1:1,影響AAD直刻CD最重要的是原始音源。所採用的均為未處理過的模擬原始母帶。AAD直刻CD和黑膠LP唱片的母帶是一樣的。1:1 AAD母帶直刻CD就是模擬母帶的數碼副本。
爲了減少轉換的次數,爲了避免任何額外的處理,我們使用最直接的母帶直刻作為數碼轉換:一個是模擬時代專業錄音室所採用的STUDER A80母帶開盤機,一個是HHB CDR-830 PRO 專業母帶級臺式燒錄機來作1:1 AAD的刻錄。開盤錄音機的音樂信號直接連接到HHB CDR-830 PRO母帶燒錄機。CD音頻數據直接燒錄至HHB專業錄音室24kgold的母盤刻錄CD-R。類比音頻信號沒有經過任何後期處理直接刻錄成16 bit/44.1kHz 的CD音頻格式存檔。
母帶直刻碟的製作方式與製作母帶的程式幾乎一樣,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母帶的音質,減少中間製作環節對音質的損耗,母帶直刻碟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做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真人工方式刻錄,每次只能生產一張碟,因而母帶直刻碟的生產方式與批量機器生產完全是兩種概念。由於製作方式的特別,母帶直刻碟數量稀少和價高,但使用壽命可達300年及每張金碟有特殊序列號專屬美國訂制生產。



LD - Laser Disc(鐳射影碟)
雷射影碟(英文:LaserDisc,縮寫:LD),是種於1980至90年代中流行的影像儲存媒體,主要用作儲存電影,後被數位多功能影音光碟完全代替。
雷射影碟尺碼和12吋黑膠唱片相若,表面和音樂光碟相似。雷射影碟機以雷射讀取預先刻錄在碟片上的訊號,並且轉換成為影像訊號(如PAL制式及NTSC制式)供電視機播放。於1980年代相對當時流行的家用錄影系統錄影帶是頗昂貴的東西。雷射影碟能夠提供的影像品質接近廣播電視,而且因為是非接觸式讀取的關係,沒有錄影帶使用多次會造成影像變差的問題。.
很多人以為雷射影碟使用了數位技術,但其實不論影像和聲音都是使用頻率調製的類比方式儲存在影碟上。後期的NTSC影碟才真的可以將音軌以數位方式(主要是脈衝編碼調變或Dolby ProLogic)加載到碟上,PAL影碟則只能以數位或類比其中一種方法儲存音軌。





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仅供试听,绝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下载后请于24小时后删除。
关于链接失效的说明(度盘好友分享的说明)
https://www.cdbao.net/thread-117499-1-1.html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682万

积分

音乐掌门人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6823142

名人勋章社区QQ达人分享勋章精华帖达人灌水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00: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VCD - Video Compact Disc(影音光碟)
影音光碟(VideoCompact Disc;VCD),是一種在光碟(CompactDisk)上存儲視訊資訊的標準。VCD可以在個人電腦或VCD播放器以及大部分DVD播放器中播放。VCD標準由索尼、飛利浦、JVC、松下等電器生產廠商聯合於1993年制定,屬於數位光碟的白皮書標準。
VCD是一種全動態、全螢幕播放的視訊標準。它的格式可分為:
解析度為352x240像素,每秒29.97幅畫面(適合NTSC制式電視播放)
解析度為352x240像素,每秒23.976幅畫面
解析度為352x288像素,每秒25幅畫面(適合PAL制式電視播放)
整體來說解析度大約是對應電視制式解析度的四分之一。
VCD的視訊採用MPEG-1壓縮編碼,音頻採用 MPEG 1/2 Layer 2(MP2)編碼。碼率分別為視訊1150kbit/s,音頻224kbit/s。由於VCD的位元率和普通音樂CD相當,因此,一張標準的74分鐘的CD可以存放大約74分鐘的VCD格式的視訊。
VCD被認為會被DVD所取代,但是由於它的一些特點,還將保持一段時間的市場。VCD沒有像DVD一樣的區碼限制,這意味著它可以在任何相容機器上觀看。
有些節目因為成本問題,不會製作DVD或VHS錄像帶版本,購買者只能購買VCD版本。VCD比DVD廉價,當然VCD缺乏DVD提供的很多額外特性,如字幕、選單功能(用作「製作花絮」等)等(VCD 2.0 加入簡單的選單功能(Play Back Control, PBC),但功能不及 DVD 豐富)。畫面比例是預設的,所以不會因為偶然螢幕不同,而顯示成錯誤的比例。
SVCD是VCD的改進標準,它採用MPEG-2壓縮,採用可變壓縮率來獲得較好的視訊質量。



DVD - Digital Video Disc (數碼多功能影音光碟)
DVD(數字通用光盤 “或” 數字視頻光盤 )是一個數字 光盤 存儲格式,發明和開發的飛利浦,索尼,東芝和松下在1995年的DVD可以播放在多種類型的球員,包括DVD播放器。DVD還提供更高的存儲容量比光盤,同時具有相同的尺寸。
預先錄製的DVD是大量生產用成形機物理地標數據到DVD。這種盤被稱為DVD- ROM的,因為數據只能被讀取,而不是寫或擦除。空白的可刻錄DVD光盤(DVD-R和DVD + R),可以使用被記錄一次DVD刻錄機,然後作為一個DVD-ROM。可重寫DVD(DVD-RW,DVD + RW,和DVD-RAM),可記錄和擦除許多次。
DVD被用在DVD視頻消費者數字視頻格式和DVD音頻的消費數字音頻格式,以及用於創作寫在一個特殊的DVD光盤的AVCHD格式保持高清晰度的材料(通常與AVCHD格式一起攝像機)。含有其它類型的信息的DVD可被稱為DVD數據的光盤。
創建和更新由該DVD規格的DVD論壇發布所謂的DVD書籍(如DVD-ROM圖書,DVD-Audio的圖書,DVD視頻書,DVD-R圖書,DVD-RW圖書,DVD-RAM書,DVD-AR圖書,DVD-VR書等)。某些規格的DVD光盤的機械,物理和光學特性可從下載為自由使用標準的ISO網站。也有相當於歐洲計算機製造商協會(ECMA)標準的一些這些規範的,諸如ECMA- 267為DVD-ROM的。此外,DVD + RW聯盟發布的競爭可記錄的DVD規格,例如DVD + R,DVD + R DL,DVD+ RW或DVD + RW的DL。這些DVD格式也ISO標準。
DVD視頻的存儲和分發的DVD媒體視頻/音頻內容的標準。格式繼續在日本發售於1995年,在美國於1997年,在歐洲,1998年在澳大利亞,1999年。DVD視頻成為日本家庭視頻分配的主要形式,當它第一次去開賣1995年,但它分享了市場對美國家庭錄像發行,直到2003年6月15日,當週DVD-視頻在美國租賃開始每週一次的數量超過了VHS錄像帶出租。DVD視頻是家庭視頻分配的主要形式全球,雖然在日本,它是由超越藍光光盤時,藍光第一次去在日本發售是06年3月。
最大分辨率標準的NTSC的DVD是(水平480像素縱向720像素),也被稱為720×480 480P 。



BD - Blu-ray Disc(藍光光碟)
藍光光碟(Blu-rayDisc,簡稱BD)是DVD之後的下一代光碟格式之一,用以儲存高品質的影音以及高容量的資料。
藍光光碟是由索尼及松下電器等企業組成的藍光光碟聯盟(Blu-ray Disc Association)策劃的次世代光碟規格,並以SONY為首於2006年開始全面推動相關產品。
藍光光碟命名是由於其採用波長405奈米的藍色雷射光束來進行讀寫操作(DVD採用650奈米波長的紅光讀寫器,CD則是採用780奈米波長的紅外線)。藍光光碟的英文名稱不使用「Blue-ray」的原因,是「Blue-ray Disc」這個詞在歐美地區流於通俗、口語化,並具有說明性意義,於是不能構成註冊商標申請的許可,因此藍光光碟聯盟去掉英文字e來完成商標註冊。
2008年2月19日,隨著HD DVD領導者東芝宣布在3月底結束所有HD DVD相關業務,最終由SONY主導的藍光光碟勝出,持續多年的下一代光碟格式之爭正式劃上句號。
一個單層的藍光光碟的容量為25GB,足夠錄製一個長達4小時的高解析影片。索尼稱,以6x倍速燒錄單層25GB的藍光光碟只需大約50分鐘。而雙層的藍光光碟容量為50GB,足夠燒錄一個長達8小時的高解析影片。2010年6月制定的BDXL規格,支援100GB和128GB的藍光光碟。
採用波長405nm的藍色雷射束進行讀寫,之所以能儲存龐大容量,主要是因為這三種寫入模式:一、縮小雷射點以縮短軌距(0.32μm)增加容量,藍光光碟構成0和1數位資料的訊坑(0.15μm)變的更小,因為讀取訊坑用的藍色雷射波長比紅色雷射小。二、利用不同反射率達到多層寫入效果。三、溝軌並寫方式,增加記錄空間。藍光的高儲存量是從改進雷射光源波長與(405 nm)物鏡數值孔鏡(0.85)而來。



DSD - Direct Stream Digital(直接位元流數字)
SACD音頻存儲在一個所謂的格式直接數字流(DSD),它不同於傳統的脈衝編碼調製(PCM)所使用的光盤或常規計算機音頻系統,這項技術的應用對象是SACD。
DSD是1- 位,具有2.8224的採樣率兆赫,並利用噪聲整形量化技術以便推動1比特量化噪聲高達聽不見的超聲波頻率。這給出的格式的更大的動態範圍和比CD更寬的頻率響應。SACD的格式是能夠輸送120的動態範圍的  分貝從20赫茲到20千赫和一個擴展的頻率響應高達100千赫,雖然大多數目前可用的玩家列出70-90千赫的上限,和實際限制減少到50千赫。由於性質的西格瑪-德爾塔轉換器,一個人不能使DSD和PCM之間的直接技術比較。DSD的頻率響應可以是高達100千赫,但頻率高與高水平的超聲波的競爭量化噪聲。通過適當的低通濾波,一個頻率響應的20千赫可隨著近的動態範圍來實現120分貝,大約是相同的動態範圍為PCM音頻的20位分辨率。



DST - Direct Stream Transfer (直接數字流)
為了減少的空間和帶寬的要求直接數字流(DSD),一個無損數據壓縮稱為直接流傳輸方法(DST)被使用。DST壓縮是強制性的多通道的區域和可選的立體聲地區。這通常通過兩個至三個因素壓縮,從而允許盤包含80分鐘兩個2聲道和5.1聲道的聲音。直接流傳輸的壓縮也被標準化為一項修正案,MPEG-4音頻標準(ISO / IEC 14496-3:2001 / AMD 6:2005 -無損編碼的過採樣音頻)。在2005年它包含了DSD和DST的定義在超級​​音頻CD規格說明。的MPEG-4DST提供過採樣音頻信號的無損編碼。DST的目標應用是歸檔和存儲1比特過採樣音頻信號和SA-CD。一個 MPEG-4DST被發布為ISO / IEC 14496-5:2001 /AMD 0.10:2007,2007年。



                                                                                                                                                                       未完待續.........



Dannis Yan
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仅供试听,绝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下载后请于24小时后删除。
关于链接失效的说明(度盘好友分享的说明)
https://www.cdbao.net/thread-117499-1-1.html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682万

积分

音乐掌门人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6823142

名人勋章社区QQ达人分享勋章精华帖达人灌水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01: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CD錄音技術及分類


ADMS - AudiofileDigital Master Series
是香港專業音樂人LeoFung 馮煒國先生2011年研發成功的音效處理及印片技術,不單止減少CD 的誤差,提高準確度,現場感,平衡度及細節表現,更增強了音質的透明度及音樂頻率的動態與能量,從而使音質更加純淨逼真。經由ADMS技術製作出來的碟片,只用普通的CD機播放就能夠聽出明顯的音質改善,聲音效果非常細膩,更加接近原始母帶的音源。



SHM-CD - SuperHigh Material CD(超級高的材料CD)
日本壓片公司Memory Tech的技術,指SuperHigh Material CD,使用與液晶屏同樣的透光層材料聚碳酸酯塑膠Polycarbonate Plastic,材料極佳,屬第一檔。
SHM-CD是共同開發的光盤格式, 環球音樂日本和JVC,不同於傳統的數字光盤,SHM-CD是由聚碳酸酯製成,這是已經使用的屏幕的製造的材料的液晶 。 根據通用和JVC,新材料使材料的凹部可以更準確地讀出,由於激光去除更多飛濺也特性提高總的結果,以較少的失真和更好的音樂信號。
有兩種類型的使用此格式的盤的; 該SHM-CD,這是一個版本的光盤標準,並且可以在任何CD播放機上播放,而“SHM-SACD”使用相同的編碼作為SACD ,因此只能在兼容設備上播放這種類型的光盤。 該SHM格式開始在日本銷售2008年,後來也在歐洲和美國。



>>>>>>>>>>>>>>>>>>>>>>>>>>>>>>>>>>>>>>>>>>>>>>>>>>>>>>>>>>>>>>>>>>>>>>>>>>>>>>>>>>>>>>>>>>>>>>>>>>>>>>>>>>>>>>>>>>>>>>>>>>>>>>

AAD, ADD, DDD 常見在CD唱片上是代表什麼意思呢?

在CD發明的早期,「美國專業錄音協會」發展出一套由三個英文字母 "DDD"、"ADD"、"AAD"所組成的編碼系統,用來區別CD製造過程中,兩種不同的錄音設備 : D代表Digital(數位錄音),A則代表Analogue(類比錄音)。
代碼的各位置表示音頻記錄生產過程的一個特定階段:記錄,混合和掌握,以該順序。
第一個字母表示用於記錄音樂性能,無論是模擬或數字的音頻記錄器的類型。
第二個字母表示用於混合每錄製的音頻性能的音頻記錄的類型,無論是模擬或數字。
第三個字母表示類型的掌握。由於光盤是一種數字格式,第三位置始終為“D”。

該代碼允許六個可能的組合:
AAA  - 一個完全模擬錄音,從原來的會話母帶。至少自母帶錄音機必須數字作出光盤,該代碼是不適用的CD。
AAD -初始記錄過程中使用模擬磁帶錄音機,混合過程中,數字母帶用於模擬錄音機。
ADD  - 初始記錄過程中使用模擬磁帶錄音機,混合過程中,數字母版中使用的數字錄音機。
DDD  - 一個完全數字化的記錄,從原來的會話母帶。
DAD  - 初始記錄過程中使用數字錄音機,混合過程中,數字母帶用於模擬錄音機。
DDA  - 初始記錄過程中使用數字錄音機,混合,模擬(乙烯)掌握過程中使用數字錄音機。

值得一提的是,數位技術和類比技術的效果不一定誰優誰劣,反而是錄音師的技術更重要。很多現代的數位錄音作品,因為製作草率,反而不如二十年前類比錄音的水準。補充一下,也就是說只要是CD,最後一個字母一定是D,不會有個CD的錄音爛到AAA的地步,還有,DDD的錄音不一定比ADD好,至少人聲用類比錄音會比較自然且溫暖,所以買唱片看DDD還是ADD是不太有意義的事(除非你家的是百萬音響,然後你只聽錄音效果而已)。MONO單聲道也可能有不錯的錄音, MONO只代表聲音沒有分開,兩個喇叭傳出的是一樣的聲音而已,不是代表「錄音差」或「模糊」。錄音差不差是看保存情形或當時錄音情形如何而定。
在CD上所標示的DDD,ADD,AAD等,是錄音製作的手續,A代表類比,D代表數位,DDD比較好嗎?這也未必,多少人現在還在聽LP!
說得簡單些,所謂數位,訊號是0與1,而類比是線性的,數位只是盡力模仿類比,所以CD唱盤有一部份的線路叫做DA,也就是將數位訊號轉成類比訊號,所以其實我們聽到的聲音都是類比訊號。為什麼ADD錄音有好有壞,其實也與ADD無關,DDD也有錄音很差的。錄音的好壞在於錄音時對於音場與樂器,也就是整個音響結構的取決,音場要多大,殘響要多長,樂器所佔空間比例與位置,都是錄音當時就已經定案了,所以單從ADD與DDD無法看出錄音的好壞,但是倒是可以看錄音師,樂團,指揮,做參考。尤其是錄音師,不妨翻翻你的CD,後面都有錄音師的名字,一般大公司如:EMI、DECCA、DG等,都有出名的錄音師。如DG大花版,有許多是ADD錄音,比DDD好多了。其實現在錄音有時反而會故意採ADD錄音,也就是採取線性類比收音,錄出來更接近現場原音!







Dannis
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仅供试听,绝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下载后请于24小时后删除。
关于链接失效的说明(度盘好友分享的说明)
https://www.cdbao.net/thread-117499-1-1.html

1

主题

781

回帖

960

积分

职业歌手

Rank: 3Rank: 3

积分
960

社区QQ达人

发表于 2018-2-22 08: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科普非常棒!辛苦了。

3

主题

71

回帖

319

积分

乐坛新星

Rank: 2

积分
319

社区QQ达人

QQ
发表于 2018-5-8 16: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辛苦了。

88

主题

762

回帖

6729

积分

人气天王

Rank: 5Rank: 5

积分
6729
发表于 2020-3-21 12: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技术贴,点赞!

16

主题

720

回帖

4482

积分

人气天王

Rank: 5Rank: 5

积分
4482

社区QQ达人

发表于 2020-12-28 15: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战哥科普!!!!!!!

0

主题

178

回帖

99

积分

新人会员,请认真回复,若恶意回复,直接封号

Rank: 1

积分
99
发表于 2021-3-22 17: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难得有这么详细的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